第404章 准备亲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满朝文武激烈地讨论了半个时辰,才发现皇上和宝亲王都不见了,朝首只有顾相爷不动声色地站着,众人皆是一脸懵懂。
有人上前问:“顾相,这宝亲王和皇上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很好地将众人的注意力给拉了过来,纷纷看向顾相爷。
顾昀虽然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但也就是知道会有这么一个事,临了自己该做什么该说什么而已,其中的内情还真不了解。
至于皇上和宝亲王之间发生的,他也还没理出个头绪来。但看一向同一立场的二人,此刻却站在了对立面,他心里也是直打鼓。
面对满朝文武殷殷询问的目光,老相爷将头一低,叹了一声,没答话。
就在此时,轮椅划过青石地板的声音从外头响了起来,宝亲王的身影很快就出现在了明堂之上。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一向平淡如水的宝亲王,入殿之后,便一直凝着眉宇,若有所思,无一言出口。
“皇上驾到。”
随着洪松一声高喊,墨子良从偏殿出来,群臣立即回归原位,列班行礼。
墨子良入龙椅就坐,看向若有所思的墨言卿,问:“众位爱卿商议良久,可有统一意见?”
满朝文武的视线,齐刷刷地落在了宝亲王的身上。顾相爷既然和皇上是同样的立场,也就是说皇上没有改变主意,他是不会变的。
但御驾亲征这样的大事,没有宝亲王点头,他们纵然是费尽了口舌,也没什么用。
良久的沉默后,墨言卿终于抬眼,看向龙椅上的君王。目光却很快就掠过了那张熟悉的脸,看向他身下的那把龙椅。
几条金灿灿的黄龙吞云吐雾,意欲直达九霄。那是昙国权力的象征,是多少人一辈子做梦都想要坐上去的位置。
“皇上既然圣意已定,臣亦只能领旨。只是,龙体贵重,除了太医院随行的太医外,臣希望皇上允许将臣府上的杨有善带在身边。”
宝亲王松了口,满朝文武那颗心却还是紧紧地悬着。
毕竟,御驾亲征,是天大的事。
墨子良明白,宝亲王让他将杨有善带在身边,是想要随时知道他的身体状况。正好,他现在这样的处境,也没有必要再瞒着,让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也好早作打算。
“太医院的太医们虽然医术精湛,但毕竟没有随军上过战场。杨有善曾经跟随王叔多年,遇上事也有个照应。”嘉囿皇帝大大方方应下,笑说:“如此,此事便定下。至于如何行军,何时行军,你们商讨出个具体的法子。”
满朝文武云里雾里,但还是只能高呼圣明。
行军出征,本是一件天大的事;而此番皇上御驾亲征,更是比天大还大的事,其中牵涉对将士们的调遣任命,军需的收集调拨,以及行军途中,皇上的安全与仪仗的安排。
一散了朝,兵部、户部、礼部三位尚书留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满朝文武激烈地讨论了半个时辰,才发现皇上和宝亲王都不见了,朝首只有顾相爷不动声色地站着,众人皆是一脸懵懂。
有人上前问:“顾相,这宝亲王和皇上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很好地将众人的注意力给拉了过来,纷纷看向顾相爷。
顾昀虽然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但也就是知道会有这么一个事,临了自己该做什么该说什么而已,其中的内情还真不了解。
至于皇上和宝亲王之间发生的,他也还没理出个头绪来。但看一向同一立场的二人,此刻却站在了对立面,他心里也是直打鼓。
面对满朝文武殷殷询问的目光,老相爷将头一低,叹了一声,没答话。
就在此时,轮椅划过青石地板的声音从外头响了起来,宝亲王的身影很快就出现在了明堂之上。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一向平淡如水的宝亲王,入殿之后,便一直凝着眉宇,若有所思,无一言出口。
“皇上驾到。”
随着洪松一声高喊,墨子良从偏殿出来,群臣立即回归原位,列班行礼。
墨子良入龙椅就坐,看向若有所思的墨言卿,问:“众位爱卿商议良久,可有统一意见?”
满朝文武的视线,齐刷刷地落在了宝亲王的身上。顾相爷既然和皇上是同样的立场,也就是说皇上没有改变主意,他是不会变的。
但御驾亲征这样的大事,没有宝亲王点头,他们纵然是费尽了口舌,也没什么用。
良久的沉默后,墨言卿终于抬眼,看向龙椅上的君王。目光却很快就掠过了那张熟悉的脸,看向他身下的那把龙椅。
几条金灿灿的黄龙吞云吐雾,意欲直达九霄。那是昙国权力的象征,是多少人一辈子做梦都想要坐上去的位置。
“皇上既然圣意已定,臣亦只能领旨。只是,龙体贵重,除了太医院随行的太医外,臣希望皇上允许将臣府上的杨有善带在身边。”
宝亲王松了口,满朝文武那颗心却还是紧紧地悬着。
毕竟,御驾亲征,是天大的事。
墨子良明白,宝亲王让他将杨有善带在身边,是想要随时知道他的身体状况。正好,他现在这样的处境,也没有必要再瞒着,让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也好早作打算。
“太医院的太医们虽然医术精湛,但毕竟没有随军上过战场。杨有善曾经跟随王叔多年,遇上事也有个照应。”嘉囿皇帝大大方方应下,笑说:“如此,此事便定下。至于如何行军,何时行军,你们商讨出个具体的法子。”
满朝文武云里雾里,但还是只能高呼圣明。
行军出征,本是一件天大的事;而此番皇上御驾亲征,更是比天大还大的事,其中牵涉对将士们的调遣任命,军需的收集调拨,以及行军途中,皇上的安全与仪仗的安排。
一散了朝,兵部、户部、礼部三位尚书留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