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晋中镜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节 八座议事(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我赞同长路兄(王骏字)的看法,江统先前写的那篇《徙戎论》不仅实施起来有诸多的难度,而且很容易引发更大的动乱,如今这个改革方案只是从立法角度考虑,却忽略了行政执法的可行性。”

  “既然改革方案有诸多问题,那你们在御前怎么不提出来?”山允冰冷的眼神先盯了一眼王骏和温羡,然后面对华混,说道:“看不清当下民情和形势的人是你们,不是什么书生。”

  华混毫不相让:“江统、束皙之流,也就只会高谈阔论,这奏疏不是书生之见,又是什么?”

  山允一凛道:“这是治国安民之良策,是真正爱惜百姓的好官的肺腑之言,比那些只顾自家利益不管百姓死活的奸臣强太多了。”

  乐广开口道:“都是干着朝廷的事,在座的谁不是为国为民,都是忠臣,何必互相攻讦?改革也不能操之过急,陛下也只是让大家议一议,没有说是否施行。”

  华混不再和山允正面交锋,转而望向崔随,“曹魏时崔司空(崔林乃崔随之父)改革赏制,整肃贪官污吏,曾对刘劭所作的《考课论》发表过一番自己的见解,《易经》有云,‘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考核官吏成绩的法令,因人而生效,也因人而失效,以为今之制度,不为疏阔,惟在守一勿失而已。若朝臣能任仲山甫之重,式是百辟,则孰敢不肃?不知崔仆射可还记得令尊这番言论?”

谷繐</span>  当时崔林和傅嘏都对刘劭考课法提出了批评,因考课法本身不适合当时实际,内容繁杂,缺乏可操作性,而且中正品第和考课不能很好地结合,两者有冲突之处,最终阻碍了考课法的执行。后来齐王曹芳时也有诏令王昶修撰《百官考课》,到西晋杜预也奉命制定考课法,同样没能施行。

  曹魏考课法是以法治吏,根本目的是打击门阀大族,巩固中央集权,到了西晋,规定吏部和中正共同完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