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重返梁都,建立传送大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楚楼钧,前面就是梁都吗?”
一个满脸天真的漂亮秀气少女拉着个相貌寻常的青年人站在离城不到百米的官道上,好奇地看着前面的大城。
少女的声音带着些许娃娃音,使她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稚嫩点。
这个少女的衣裙华美、秀气可爱,青年人却衣着朴素平淡无奇,这样的组合站在一起原本应该颇为显眼,但奇怪的是周围的人竟似乎看不到那漂亮秀气的少女,而那青年人衣着相貌都不出众,自然并没引起什么路人的注意。
“应该是梁都城吧?”
青年人有点不确定地答道。
这青年和少女自然是戴上人皮面具、易容乔装后的楚铮和阿青。
他们赶了半天的路,才在夕阳斜照的黄昏时份赶到梁都。
此时楚铮抬头遥望着远处在夕阳下金光闪闪的梁都城,居然有点认不出来。
眼前的城池和印象中那破旧萧条的古城变化实在太大了,如果不是四周的地形还有几分昔日的影子,简直不敢确定是同一座城池。
虽然知道梁都的发展一日千里,但短短大半年间就变得这样巍峨宏伟,也太夸张了吧?
“嗯?楚楼钧,这不是你的城池吗,你怎会认不出来?”阿青不解地眨眨眼。
“这是少帅军的都城,不是我的城池。”楚铮抚额道。
“哦。”阿青似懂非懂地应了声。
楚铮却有些惭愧,自从他上次在去年初冬离开梁都后就再没回来过,哪怕后来成为了少帅军的第一统帅,也没空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想来还真是不负责任啊……虽说他被推到少帅军的领袖位置更多是逼于形势。
此时遥望城池,能看到梁都那原本破旧不堪的城墙已重新修建过,巍峨厚实,竟高达近十丈,城外的护城河也又深又宽,现在吊桥降下,城门半开。
已是黄昏时分,百姓们开始络绎不绝地返城。
楚铮留意到百姓们的气色都不错,也没什么惊惶之色,而城头和城门的守卫兵士们之间的气氛虽然因为与李阀的战争状态而有些紧张戒备,但并没想像中那种泰山压顶下喘不过气的沉重。
楚铮不愿在这敏感的时候露了行踪,便用事先准备好的身份“楚铮”入了城。
入城时他特别观察过,守兵虽然盘查核对路引时极为认真,但对大多数百姓都能一视同仁,态度温和,没看到暗中收小费、敲诈勒索的事。
而且看得出,百姓们对少帅军也颇为拥护配合,还不时和守兵们笑着打招呼,守兵们也回以笑脸。
楚铮看得暗暗点头。
看来少帅军并没有因为地盘变大就轻易地蜕变腐化。
进了城池后,见城中处处繁荣、行人如织、已看不到半点断垣残瓦的迹象,捕快们不时巡逻,化解百姓间的小矛盾。
以楚铮现在“化神之境”的修为,更能“看到”一层无形的“彩气”笼罩全城,使得他心情舒畅,精神充沛。
这就是师父郭靖传授兵法时再三强调过的“民心”吧?
楚铮还是第一次亲自感受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按照郭靖的说法,一个城池,只要万众一心、军民团结,就会形成一种“民心所向”的神奇力场,也可以称之为“民愿”或者“汇聚的民心”,在这样的力场下,己方的士气、精神甚至武功修为都会有加成,百姓兵士更加的坚韧、更加的能战能守、更加的众志成城,坚不可摧。
相反,敌人一旦进入这样的力场范围,却会被削弱斗志、精神更容易疲倦,战斗力也会打上折扣。
“民心”越是凝聚,这样的力场效果越大,甚至对方的武学大宗师在力场的作用下,也会被压制修为。
襄城以一座城池,能在强大的蒙古铁骑下坚守十多二十年,靠的就是这种“民心”之力。
上次蒙古为什么要在樊城派出数个大宗师设局竖旗,也是因为不愿在这样的力场下作战,想激郭靖离开襄城、又或者是通过打击襄城军民的信心士气,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楚楼钧,前面就是梁都吗?”
一个满脸天真的漂亮秀气少女拉着个相貌寻常的青年人站在离城不到百米的官道上,好奇地看着前面的大城。
少女的声音带着些许娃娃音,使她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稚嫩点。
这个少女的衣裙华美、秀气可爱,青年人却衣着朴素平淡无奇,这样的组合站在一起原本应该颇为显眼,但奇怪的是周围的人竟似乎看不到那漂亮秀气的少女,而那青年人衣着相貌都不出众,自然并没引起什么路人的注意。
“应该是梁都城吧?”
青年人有点不确定地答道。
这青年和少女自然是戴上人皮面具、易容乔装后的楚铮和阿青。
他们赶了半天的路,才在夕阳斜照的黄昏时份赶到梁都。
此时楚铮抬头遥望着远处在夕阳下金光闪闪的梁都城,居然有点认不出来。
眼前的城池和印象中那破旧萧条的古城变化实在太大了,如果不是四周的地形还有几分昔日的影子,简直不敢确定是同一座城池。
虽然知道梁都的发展一日千里,但短短大半年间就变得这样巍峨宏伟,也太夸张了吧?
“嗯?楚楼钧,这不是你的城池吗,你怎会认不出来?”阿青不解地眨眨眼。
“这是少帅军的都城,不是我的城池。”楚铮抚额道。
“哦。”阿青似懂非懂地应了声。
楚铮却有些惭愧,自从他上次在去年初冬离开梁都后就再没回来过,哪怕后来成为了少帅军的第一统帅,也没空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想来还真是不负责任啊……虽说他被推到少帅军的领袖位置更多是逼于形势。
此时遥望城池,能看到梁都那原本破旧不堪的城墙已重新修建过,巍峨厚实,竟高达近十丈,城外的护城河也又深又宽,现在吊桥降下,城门半开。
已是黄昏时分,百姓们开始络绎不绝地返城。
楚铮留意到百姓们的气色都不错,也没什么惊惶之色,而城头和城门的守卫兵士们之间的气氛虽然因为与李阀的战争状态而有些紧张戒备,但并没想像中那种泰山压顶下喘不过气的沉重。
楚铮不愿在这敏感的时候露了行踪,便用事先准备好的身份“楚铮”入了城。
入城时他特别观察过,守兵虽然盘查核对路引时极为认真,但对大多数百姓都能一视同仁,态度温和,没看到暗中收小费、敲诈勒索的事。
而且看得出,百姓们对少帅军也颇为拥护配合,还不时和守兵们笑着打招呼,守兵们也回以笑脸。
楚铮看得暗暗点头。
看来少帅军并没有因为地盘变大就轻易地蜕变腐化。
进了城池后,见城中处处繁荣、行人如织、已看不到半点断垣残瓦的迹象,捕快们不时巡逻,化解百姓间的小矛盾。
以楚铮现在“化神之境”的修为,更能“看到”一层无形的“彩气”笼罩全城,使得他心情舒畅,精神充沛。
这就是师父郭靖传授兵法时再三强调过的“民心”吧?
楚铮还是第一次亲自感受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按照郭靖的说法,一个城池,只要万众一心、军民团结,就会形成一种“民心所向”的神奇力场,也可以称之为“民愿”或者“汇聚的民心”,在这样的力场下,己方的士气、精神甚至武功修为都会有加成,百姓兵士更加的坚韧、更加的能战能守、更加的众志成城,坚不可摧。
相反,敌人一旦进入这样的力场范围,却会被削弱斗志、精神更容易疲倦,战斗力也会打上折扣。
“民心”越是凝聚,这样的力场效果越大,甚至对方的武学大宗师在力场的作用下,也会被压制修为。
襄城以一座城池,能在强大的蒙古铁骑下坚守十多二十年,靠的就是这种“民心”之力。
上次蒙古为什么要在樊城派出数个大宗师设局竖旗,也是因为不愿在这样的力场下作战,想激郭靖离开襄城、又或者是通过打击襄城军民的信心士气,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