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东南地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支持开海禁的,但他们因走私而得到巨大的利益而反对开海进行贸易,从而能让对外交易以走私的方式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没有朝廷的海禁,那么对外贸易的必然以官方贸易为主,以朝廷为主。至于地方大族、商团,只能夹着尾巴喝汤。
而海禁,就是如此的荒唐,最渴求对外贸易的一帮人,却通过控制的官员,达成了官方禁止海贸的政策。所谓的海禁政策,对于基层、东南基本失控的明朝来说,海禁禁的是官方的对外贸易,而不是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
而海禁政策毕竟是正规法令,遇到一个大权在握正好管这事,偏偏又是个钻牛角尖的人……那么这个人名正言顺的收拾东南走私集团,也就容易理解这种荒唐的局面了:即,那个毒瘤在那里,谁要铲除,谁就是大伙的敌人!
朱纨看到闽浙的武装走私集团已和葡萄牙、日本等武装走私集团结为利益集团,国家在基层的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有的岛屿已成独立王国。
他决定在闽浙实行在政府监控下的对外贸易制度,对武装走私的中外船只进行打击,并对通风报信的岸是中国内奸实行严厉惩罚措施,他的坚决打击措施,导致当时既得利益获得者受到损失,地方和朝廷中的闽浙籍官僚联合对朱纨进行诬告,这才是朱纨被罢的根本原因。
闽浙沿海地区豪绅从走私活动中获大益,当地人民不思好好种粮,以参与走私讨海洋生活成为从属的得益者,朱纨的政策维护了国家利益,使当地一些人受到严重打击,而被视作眼中钉。
朱纨被迫害致死后,东南海防废弛,闽浙沿海人民和地主豪绅都深受其益,但中国的倭害从此越来越烈,国势也越来越衰弱,作为大明皇朝的财赋重地、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东南地区,受到倭寇的毒害,元气大伤。
而倭寇这东西,到底怎么来的?
现在的赵期昌不清楚,他只知道朱纨死的冤枉,死的让他寒心!
曾铣之死,已经让天南地北,朝野上下的士民官绅一片喊冤,义愤填膺。
而六月份病死的秦军领袖,九边威望第一的周尚文后事,更是惹得各处军将骂声一片!
周尚文多高的资历?多大的战功?就因为在五军都督府做事时呵斥了一顿挂职,行为不检点的严世蕃。结果导致这位九边第一大帅病死之后,都死不踏实。
人都死了,中枢不早早确定死因,也不确定葬礼规格,更别说盖棺结论,给出周尚文该有的荣誉和待遇。
周尚文的功绩自有青史记录,不容抹除忽略,(严家父子)朝廷这么拖着有意思么?
这也不是周尚文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天下所有武人的事情。
如果说自杀的曾铣以年轻文人士子的精神领袖,那么老将周尚文就是所有军将的楷模!
周尚文死后都被这么折腾,那自己这些小鱼小虾呢?
而朱纨钻牛角尖,又性格贞烈,不愿受辱以死明志……可能朱纨的选择超出了太多人的预料,可却让天下人心又蒙了一层寒霜!
第(3/3)页
支持开海禁的,但他们因走私而得到巨大的利益而反对开海进行贸易,从而能让对外交易以走私的方式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没有朝廷的海禁,那么对外贸易的必然以官方贸易为主,以朝廷为主。至于地方大族、商团,只能夹着尾巴喝汤。
而海禁,就是如此的荒唐,最渴求对外贸易的一帮人,却通过控制的官员,达成了官方禁止海贸的政策。所谓的海禁政策,对于基层、东南基本失控的明朝来说,海禁禁的是官方的对外贸易,而不是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
而海禁政策毕竟是正规法令,遇到一个大权在握正好管这事,偏偏又是个钻牛角尖的人……那么这个人名正言顺的收拾东南走私集团,也就容易理解这种荒唐的局面了:即,那个毒瘤在那里,谁要铲除,谁就是大伙的敌人!
朱纨看到闽浙的武装走私集团已和葡萄牙、日本等武装走私集团结为利益集团,国家在基层的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有的岛屿已成独立王国。
他决定在闽浙实行在政府监控下的对外贸易制度,对武装走私的中外船只进行打击,并对通风报信的岸是中国内奸实行严厉惩罚措施,他的坚决打击措施,导致当时既得利益获得者受到损失,地方和朝廷中的闽浙籍官僚联合对朱纨进行诬告,这才是朱纨被罢的根本原因。
闽浙沿海地区豪绅从走私活动中获大益,当地人民不思好好种粮,以参与走私讨海洋生活成为从属的得益者,朱纨的政策维护了国家利益,使当地一些人受到严重打击,而被视作眼中钉。
朱纨被迫害致死后,东南海防废弛,闽浙沿海人民和地主豪绅都深受其益,但中国的倭害从此越来越烈,国势也越来越衰弱,作为大明皇朝的财赋重地、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东南地区,受到倭寇的毒害,元气大伤。
而倭寇这东西,到底怎么来的?
现在的赵期昌不清楚,他只知道朱纨死的冤枉,死的让他寒心!
曾铣之死,已经让天南地北,朝野上下的士民官绅一片喊冤,义愤填膺。
而六月份病死的秦军领袖,九边威望第一的周尚文后事,更是惹得各处军将骂声一片!
周尚文多高的资历?多大的战功?就因为在五军都督府做事时呵斥了一顿挂职,行为不检点的严世蕃。结果导致这位九边第一大帅病死之后,都死不踏实。
人都死了,中枢不早早确定死因,也不确定葬礼规格,更别说盖棺结论,给出周尚文该有的荣誉和待遇。
周尚文的功绩自有青史记录,不容抹除忽略,(严家父子)朝廷这么拖着有意思么?
这也不是周尚文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天下所有武人的事情。
如果说自杀的曾铣以年轻文人士子的精神领袖,那么老将周尚文就是所有军将的楷模!
周尚文死后都被这么折腾,那自己这些小鱼小虾呢?
而朱纨钻牛角尖,又性格贞烈,不愿受辱以死明志……可能朱纨的选择超出了太多人的预料,可却让天下人心又蒙了一层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