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灵武风来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稍矮的绯袍官员,又猛的一拍大腿。
“成了,陛下决意支持咱们返回长安。李某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接下来就看两位的了!”
这两位绯袍官员,身量稍高的是尚书左丞崔圆,身量稍矮的是门下侍郎苗晋卿,他们都是在长安城陷时逃出去的,后来听说李亨暂时驻跸在灵武,便先后来投。
由于投奔往灵武的都是些五六品以下的低级官吏,崔圆与苗晋卿便便是少有的高品秩官吏了,他们也就马上脱颖于众人,得到了李辅国的倚重。实际上,灵武的大唐皇帝行在都是掌握在李辅国一人手中,毕竟李亨半身不遂,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又何谈掌控朝政呢?
崔圆与苗晋卿各自也有着盘算,与李辅国就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至少在当前,当务之急便是护送天子返回长安,只要回到长安他们就成了护驾从龙有功的功臣,再进一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则,神武军一系的官员以秦晋为首,显然都不希望李亨这么快就返回长安,是以横档竖档,他们也只能在灵武这穷乡僻壤徒劳东望。而今,指望着秦晋能主动迎回天子没了希望,他们就必须想尽办法,逼迫秦晋将天子从灵武迎回去。
所以,他们要做这最后一搏,就是派人往天下各郡县分发近似于檄文的布告,控诉秦晋把持超纲,迫害皇帝子嗣,拒绝迎接皇帝返回长安。
百姓的心思是单纯的,只要这布告顺利的在各地开花结果,秦晋迫于压力就必须澄清所有的指控,否则他就成了天下共讨之的奸贼了。
长安朝廷此时毕竟还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秦晋也绝不可能承受这种风险。
正是笃定如此,崔圆和苗晋卿才联手炮制了这张布告。
李辅国看罢布告,嘿嘿笑道:
“两位果然是当世大儒,这分明就是一封讨秦檄文啊,此檄文一出,秦晋怕是要火烧屁股了!”
打发走崔圆和苗晋卿以后,李辅国马不停蹄的又召见了自己的心腹部将。他赖以维系威望的根基就是从长带出来的万余禁军,到灵武以后经过几次扩充,勉强能达到三万人的规模。
“太子可有下落了?”
李辅国除了要护送天子返回长安,还要找到在内讧中落败逃亡的太子李豫。
秦晋在长安选拔太子的事,一直令他如坐针毡,思来想去,也只有找到逃亡的废太子李豫,才有可能与之一较短长。
“据说在陇右一带出现过,末将派人去寻过,了无踪迹,后来又有人说废太子去了河西,也不知这些风言风语是真是假!”
从灵武奔赴河西需要穿越大沙漠,绝非旬日半月可以走来回的,所以要到河西去打探消息还要继续等下去。
“末将已经派人去了河西,一旦有具体消息,便会回报!”
李辅国隐隐失望,河西太远了,以他现在的能力远不能对那里施加影响,就算找到了废太子的下落,以废太子的脾气秉性也一定不愿意与自己合作。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但愿废太子还在陇右,再派人手去找,找不到就别回来!”
关内道各郡县很快就有关于控诉秦晋的传言散播开来,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南面的京畿道蔓延扩散。
地方官们一时之间不知道此风的具体根由,多数选择了沉默观望,既没有公开站出来支持秦晋,也没有对流言加以控制,只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
相比其它郡县,京畿三辅却对散步流言者进行了极为严厉的惩处,仅仅在一日之间就抓获了超过五十人的散布者。
经过严刑拷打之后,绝大多数人均承认,他们都是奉了天子之命从灵武而来。夏元吉得知此事后,暗道该来的总要来,只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夏元吉也顾不得太子选拔的复选审核,赶忙放下手头的所有差事,赶去见秦晋。
出乎夏元吉预料的是,秦晋并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急色,反而还让他不要急,喝口热茶汤慢慢说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稍矮的绯袍官员,又猛的一拍大腿。
“成了,陛下决意支持咱们返回长安。李某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接下来就看两位的了!”
这两位绯袍官员,身量稍高的是尚书左丞崔圆,身量稍矮的是门下侍郎苗晋卿,他们都是在长安城陷时逃出去的,后来听说李亨暂时驻跸在灵武,便先后来投。
由于投奔往灵武的都是些五六品以下的低级官吏,崔圆与苗晋卿便便是少有的高品秩官吏了,他们也就马上脱颖于众人,得到了李辅国的倚重。实际上,灵武的大唐皇帝行在都是掌握在李辅国一人手中,毕竟李亨半身不遂,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又何谈掌控朝政呢?
崔圆与苗晋卿各自也有着盘算,与李辅国就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至少在当前,当务之急便是护送天子返回长安,只要回到长安他们就成了护驾从龙有功的功臣,再进一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则,神武军一系的官员以秦晋为首,显然都不希望李亨这么快就返回长安,是以横档竖档,他们也只能在灵武这穷乡僻壤徒劳东望。而今,指望着秦晋能主动迎回天子没了希望,他们就必须想尽办法,逼迫秦晋将天子从灵武迎回去。
所以,他们要做这最后一搏,就是派人往天下各郡县分发近似于檄文的布告,控诉秦晋把持超纲,迫害皇帝子嗣,拒绝迎接皇帝返回长安。
百姓的心思是单纯的,只要这布告顺利的在各地开花结果,秦晋迫于压力就必须澄清所有的指控,否则他就成了天下共讨之的奸贼了。
长安朝廷此时毕竟还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秦晋也绝不可能承受这种风险。
正是笃定如此,崔圆和苗晋卿才联手炮制了这张布告。
李辅国看罢布告,嘿嘿笑道:
“两位果然是当世大儒,这分明就是一封讨秦檄文啊,此檄文一出,秦晋怕是要火烧屁股了!”
打发走崔圆和苗晋卿以后,李辅国马不停蹄的又召见了自己的心腹部将。他赖以维系威望的根基就是从长带出来的万余禁军,到灵武以后经过几次扩充,勉强能达到三万人的规模。
“太子可有下落了?”
李辅国除了要护送天子返回长安,还要找到在内讧中落败逃亡的太子李豫。
秦晋在长安选拔太子的事,一直令他如坐针毡,思来想去,也只有找到逃亡的废太子李豫,才有可能与之一较短长。
“据说在陇右一带出现过,末将派人去寻过,了无踪迹,后来又有人说废太子去了河西,也不知这些风言风语是真是假!”
从灵武奔赴河西需要穿越大沙漠,绝非旬日半月可以走来回的,所以要到河西去打探消息还要继续等下去。
“末将已经派人去了河西,一旦有具体消息,便会回报!”
李辅国隐隐失望,河西太远了,以他现在的能力远不能对那里施加影响,就算找到了废太子的下落,以废太子的脾气秉性也一定不愿意与自己合作。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但愿废太子还在陇右,再派人手去找,找不到就别回来!”
关内道各郡县很快就有关于控诉秦晋的传言散播开来,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南面的京畿道蔓延扩散。
地方官们一时之间不知道此风的具体根由,多数选择了沉默观望,既没有公开站出来支持秦晋,也没有对流言加以控制,只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
相比其它郡县,京畿三辅却对散步流言者进行了极为严厉的惩处,仅仅在一日之间就抓获了超过五十人的散布者。
经过严刑拷打之后,绝大多数人均承认,他们都是奉了天子之命从灵武而来。夏元吉得知此事后,暗道该来的总要来,只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夏元吉也顾不得太子选拔的复选审核,赶忙放下手头的所有差事,赶去见秦晋。
出乎夏元吉预料的是,秦晋并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急色,反而还让他不要急,喝口热茶汤慢慢说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